缺血性中風的取栓方法,主要有使用導管抽吸和使用支架,由於費用的關係(一項大概十多萬),除非一種器材打不通,才會開另一種器材,因此先選用哪一種器材就很重要了。另外考慮到打通率、血栓碎裂漂到遠端機率、腦出血風險、血管剝離風險等等,選用適當的器材非常重要。Lancet 在2019的研究指出兩種對於90天功能性預後沒有明顯差異,不過使用抽吸導管打通的所花時間比較短,費用也比較低(包含器材的費用與使用血管攝影室的費用)。因此一線選用任一種器材都是合理的決定。
如果要考慮到其他問題,例如要減少血栓碎裂遠端栓塞的問題,考量到血栓的組成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。血栓大概可以分成富含紅血球的與富含纖維的兩種,大部分兩種成份都有只是比例上的不同。富含紅血球的容易被抽吸導管吸出來,用支架拉反而容易碎裂漂到遠端;富含纖維的相反,由於容易堵塞抽吸導管遠端,造成其他血栓由於抽吸導管失去作用而漂到遠端,因此這種狀況優先使用支架是合理的決定。至於要怎麼區分是富含哪一種的血栓,一來可以看未打顯影劑的電導斷層,如果是富含紅血球的血栓,會比較亮(HU值比較高);然後富含纖維的血栓,比較容易殘留顯影劑,在打顯影劑之後過比較久的影像,可能會比較亮,依此來推測血栓的成份。
雖然使用哪一種方法各有擁護者,我還是比較常先使用抽吸導管,因為這樣就不用使用微導管穿過血栓,也不用使用微導絲去找阻塞血管後未知的路;不過在技術比較純熟,使用loop技巧減少出血風險,或是在內頸動脈的阻塞,優先使用支架是合理的決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