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

20180621 Leg/Pelvis AVM embolization / Sono guide PTGBD


  • Leg/Pelvis AVM embolization
    • Feeder在右邊動脈,所以Puncture左邊動脈和右邊靜脈
    • 先用coil塞掉右邊靜脈,但是因為flow 太強,coil漂到common iliac vein
    • puncture右手,使用snare把coil抓出來
    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iir5jxz84
    • 接下來打NBCA (glue),打1:4 (兩隻NBCA 0.5cc*2 + 4 cc Lipiodol)
    • 開三隻5 cc,三隻18號針頭(?),然後兩管抽 D5W,一管抽Lipiodol
    • 打到有點reflux就抽回管子,趕快flush (以後多抽一館D5W flush?)
    • 之後再塞第二次,follow還有residual,病人受不了了,下次再做

    • Snare 簡介
      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b4Qp1VvoO4
      • https://www.merit.com/peripheral-intervention/intervention/snares-accessories/en-snare-endovascular-snare-system/
    • Snare用法
      • Sheath先進去
      • 用guide wire輔助,放入Snare的sheath到定點,距離要抓的東西大概1~2公分
      • 用introducer放入snare wire,然後伸出sheath張開三個圈圈,旋轉圈圈抓取
      • 抓到東西的時候會感覺要抓的東西動了一下,這時候稍微拉回圈圈看看能不能抓到,或許可以稍微推一下snare的sheath(不過可能要小心不要把要抓的東西推更深?),讓snare收入sheath一點點可以抓更緊(不一定要完全收進sheath,只要三個圈圈合起來就好了)
      • 慢慢拉回sheath和snare,要維持sheath和snare的張力,抓住的東西才不會跑掉







  • PTGBD
    • 從肋間進去,盡量不要完全靠在rib上緣,不然病人一呼吸就會痛
    • 要咬到一點肝臟(S5?)不然怕會leak
    • 小心diaphragm
    • 蘇醫師做法是probe左上右下放在11~12(?)肋間,然後針從左邊戳進去,後來做法和放drain一樣。蘇醫師除非放chest tube不然不會用到硬的stylet。
    • drainage tube在sono影像上可以看到兩條平行hyperechoic的線








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

Pipeline for 2.5 cm ICA aneurysm


  • Pipeline for 2.5 cm ICA aneurysm
    • 眼動脈從動脈瘤中間出來,一開始就要說有失明的可能。
    • 因為Aorta轉ICA太彎,所以從右手做
    • 不放sheath,直接放shuttle catheter
    • 因為shuttle沒辦法放兩隻micro,可以考慮先放exchange wire上去
    • 先塞幾個coil,之後要把wire放上去的時候就放不上去了,就算燒管子也沒辦法
    • 有使用balloon作支撐,但仍然沒有辦法
    • 後來塞了20個coil後,才把wire帶上去
    • 管子上去的時候,又把wire拉下來,所以又多塞了好幾個coil (總共塞20個)
    • 之後管子上去之後,換Echange wire,然後要把Markmon帶上去
    • 不過markmon比較硬,還是把wire帶下來,後來終於上去
    • 放pipeline ,用比較長(25 mm) 預防凸進動脈瘤,後來覺得的確比較長比較安全
    • pipeline distal沒有張開,使用管子推一推就慢慢張開了

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

20180528-20180601 CT guide biopsy


  • lung nodule localization
    • 出coil前,肺外面留10 mm比較保險( 5 mm 縮短,5 mm捲在肺外面);
    • 如果到定位而且進coil到針的tip時,肺外面沒有留15 mm (10 mm在肺外,5mm放在lesion旁邊,放兩個coil比較保險
    • 所以nodule 離肺邊緣大於 15 mm最好放兩個coil比較保險
    • 定位不一定要用刀片畫開皮膚,這樣針會卡比較緊比較不會掉出來
    • 定位若附近肺部感染有增加,即使nodule沒有變小還是建議hold
  • Lung nodule biopsy
    • 針一旦進入肺部,不論怎麼橋,增加的氣胸量有限,但是一旦拔出來,氣胸就會大量增加;因此遇到容易氣胸的患者,若要切片的位置離pleural很近,可以考慮斜斜進針,增加針在肺部裡面的長度,比較不會滑出來。
    • 進針位置盡量不要離fissure太近,不然容易滑進去造成失敗
    • 使用18G的針比較不容易滑出來(?)
    • 新的BARD的針就算有點頭向下也不容易滑出來
    • 使用coaxial可以打深層麻醉,如果預期病人會痛可以考慮
    • 切片路徑小心避開emphysema,有肺氣腫還是用gun一針解決比較安全
    • 有大量pleural effusion出血的機會更高,盡量避免
    • 前縱膈腫瘤,可以考慮貼著sternum切片,避開internal thoracic artery


  • Liver S8 biopsy
    • 周做,不用組saggital view,慢慢往斜上前進,一邊進一邊橋角度,在靠近腫瘤附近橋特別久
  • Pipeline for distal ICA aneurysm
    • 做完病人右眼看不到,但是術後DSA眼動脈還在
    • 術後240 min是關鍵期,可以使用高壓氧、眼睛按摩等等治療方法
    • 術前一定要講解到中風的風險
    • Pipeline stent在眼動脈附近甩一定要特別注意